“没钱有票能活,有钱没票难活”,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,由于物资的匮乏,现金加票证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支付手段,票证也被冠以“第二货币”之称。票证时代见证了当时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经济运行体制,也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。
90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,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,居民消费能力随之提升,现金成为主流支付方式,1988年100元面额的纸币面市,也显示了中国迈入现金支付时代。
2003年,支付宝的前身“担保交易”在淘宝上线,彼时在西安上学的焦振中在淘宝上购买了一款二手相机,他也成为了支付宝的第一名用户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份,支付宝已经服务超12亿全球用户。现如今,“扫一扫”又成为主流支付方式。
从“一张票”到“一百元”再到“扫一扫”,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支付手段的变迁,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也反映了中国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能力的提升,其中电商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发展20余年的电子商务及其发展出的新零售概念,还将进一步改变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,也彰显着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潜力。
电商20年:从“零头”到“主流”
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,虽然距今不过20余年,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时间跨度相比不算长,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。
1994年,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,彼时的电子商务主要以企业间的商务模式探索为主,并未触及更多居民消费领域。直到1999年,C2C模式在中国诞生,8848、易趣网、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相继成立,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元年。
然而受制于彼时的网络环境和互联网普及程度,电商这一“新兴”概念并未大规模普及。1999年,8848网站策划了一起“72小时网络生存战”,12名志愿者在封闭空间中仅能通过网络购买生活必需品,与如今足不出户便能买到全球商品不同,参赛志愿者在三天内只能通过网络买到豆浆油条。
进入世纪之初,电商开始快速发展。2003年,阿里巴巴成立淘宝网,同一年,京东也开始主营线上商城。电商两大巨头开始引领中国电商快速发展,众多电商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政策的引导扶持和互联网流量红利的到来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。2005年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》;2007年,国家发改委、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《电子商务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,我国首次提出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战略任务。与此同时,中国网民数量不断上升,从2007年的2.1亿人,攀升至如今的8.54亿人。
电子商务也在这20年间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,线上交易成为个人购物新渠道。数据显示,2007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为561亿元,同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为89210亿元,电子商务仅仅是个“零头”,而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,仅2019年上半年,中国的网络零售总额已达到195209.7亿元,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4.7%,同时移动电商用户规模逐步扩大,预计2019年用户规模达到7.13亿人。电子商务从过去的“零头”正逐渐成为中国主流消费方式。
被支付改造的生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