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校只看就业率高低,只要签订了三方协议就行。”常州某专科院校班主任说,学校将就业指标分配到每个辅导员和班主任,她手头上还有一沓没签订的三方协议,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催促学生尽早签订。“我们往年对外宣称就业率高达97%,实际没有那么高,注了很多水分。”
就业率是当前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。一位受访的地方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说,这几年,教育部给当地下达的就业率指标只有70%,远远低于一些高校动辄接近百分百的就业率,大多数高校都能顺利完成。
一些地方为防止高校盲目追求就业率,也要求慎重公布,但教育部门在内部通报文件中,仍有高校就业率排名。一些高校为让数字漂亮,层层加码考核就业率指标。
对于一些本科院校和民办高校而言,过低的就业率,直接影响来年招生。此前,教育部也曾发文要求,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%的专业,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。
河北石家庄某专科院校辅导员说,就业率高低影响招生成效,一边紧张催促毕业生尽快就业,一边在审核就业材料时相对宽松,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适度放水,帮助学生‘过关’。”
河北某专科院校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,学校部分专业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办学,招生时会额外收取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费用。如果就业率过低,会有损这些专业的“招牌”,影响后续招生,校方会想方设法帮助毕业生就业,哪怕是“被就业”“假就业”。
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,比去年增加40万人。受访的高校就业工作管理人员普遍反映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保就业压力,这也是一些高校以多种方式强迫毕业生“假就业”的一大原因。
河北沧州某高校工作人员称,当前一些企业在减员,当地的公务员考试、事业单位考试还没有启动,有些学生还在实习阶段,就业数字并不好看。学校催促学生签三方协议或灵活就业表,是为了给他们一种适度压力。
高校就业率应回归保真、服务决策的本位
就业统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内容,对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、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具有关键意义。虚假、注水的就业数据,会掩盖高校办学存在的实际问题,影响决策部门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判断。
近日,教育部已注意到高校应届毕业生“被就业”“假就业”等问题,并于6月和8月开展两轮专项核查,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“四不准”: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;不准将毕业证书、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;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;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、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。
一位受访的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已对前述某专科学校的就业问题开展调查,发现一些班主任在就业管理中,没有注意方式方法,未能正确解读、执行就业政策。他们通过逐一对某高校400多名毕业生回访,发现的确存在将签订就业协议与优秀毕业生评选挂钩的现象。
同时,他们还摸底核查了该省会所有民办和公办学校就业情况。“将约谈存在问题的学校领导,该追责的就追责。”
除了让就业率回归保真、服务决策的本位外,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评价体系,也不失为破解之策。
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,一方面,不再由高校自行统计、上报就业率数据,而由专业的第三方跟踪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,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数据,引导高校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延续到学生毕业之后。另一方面,应由教育部门主导开展大规模的雇主调查,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胜任能力评价情况,以此作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