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拼多多运营 >

【空包网1号】拼多多改变的山东农民:“4个月销百万斤,我把山东大姜卖成爆款”

 

 通过拼多多,潘玉才让家乡的生姜畅销全国 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何涛 摄

潘玉才带领农民建起了生姜生产流水线

刘世德(中)将大葱通过拼多多卖往全国

  清晨6点,天蒙蒙亮。

  51岁的刘世德,起床披上羽绒服,推门出去,顶着初冬的冷风,来到几百米外的大葱加工点,开始了一天的劳作……

  他是山东潍坊安丘市凌河镇的一位农民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鲁中这块土地上。

  他从来没想过,过去的这半年,一个叫“拼多多”的电商平台会改变他的生活。

  被改变的老农:从滞销到4个月卖出百万斤

  凌河镇,国家级农业重镇,盛产铁杆大葱、生姜、毛芋头等。刘世德所在的村——前儒林村,北方旱作农业的典范村,“代表着我国北方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”。

  刘世德家里有十几亩地,除了当作口粮的小麦和玉米,剩下的大多种当地特色经济作物:大葱和生姜。

  与大多数农户一样,刘世德种的生姜和大葱,经常遭遇行情“大小年”,“行情好的时候,不出地头就卖了,虽然便宜点,但是能卖出去;行情不好的时候,没人收,就烂在地里了。”想起前几年的滞销,刘世德仍隐隐头疼。

  但一次机缘巧合后,老刘的生姜、大葱卖到了五湖四海。

  今年春天,密家庄村的一位年轻人找到他,问他愿不愿意通过他的网店卖葱姜,“价格稳定,销路不愁。”对方承诺说。

  刘世德一打听,这位年轻人叫潘玉才,是十里八乡有名的“大能人”。“试试吧!”刘世德当时心里想。没想到,这次尝试让刘世德的生活彻底改变。

  每年5月底,是安丘鲜姜下市的季节。往年刘世德一边忙着收姜,一边联系买主。“经常被压价,价再低也得卖啊,不然就烂家里了。”

  今年,与潘玉才的合作试水,让刘世德眉开眼笑。在潘玉才经营的拼多多店铺“山东大姜产地”上,安丘大姜成了爆款。短短几天,不但刘世德自己地里的姜都卖出去了,村里20多户姜农的货也被一扫而光。

  短短4个月,成交34万单,总销量超百万斤,附近乡镇的姜农也送货过来。“清洗、加工、打包、处理订单……每天从早忙到晚。”

  不光刘世德,家里五口人都在大葱加工点忙活。“出去打工还不如在家赚得多。”不仅如此,年过五旬的刘世德,原本对手机“不感冒”,如今也能在电脑、手机上处理订单了。

  卖完生姜,到了11月份,铁杆大葱的下季,“每天订单1000多个,我又雇了十来个人。”刘世德说,“这日子,忙并高兴着!”电商弄潮儿:

  拼多多上赚得“第一桶金”

  像刘世德一样,在安丘凌河镇有一群人,通过拼多多电商平台,将铁杆大葱、生姜、毛芋头这些新鲜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。

  刘世德说,他们都是潘玉才的“徒弟”,是他一手将附近的农民们带上电商之路,将家乡的农产品销往全国。

  12月4日,在安丘凌河镇密家庄村见到潘玉才,他正在村里的加工点忙着电话调度。“今天要发2000多单,你们赶紧把葱送过来。”

  潘玉才,今年33岁。让人意外的是,作为一名“85后”,他读书并不多,“那时候家里穷,我只上到初一,就辍学了。”之后,他跟着哥哥去日照的副食品厂送货,天天开着一辆小破货车送酱油醋。一直到2016年初,一位浙江义乌朋友找他玩,朋友看他每天送货,忙忙碌碌也赚不到多少钱,就提醒他说:可以到拼多多上开个店铺试试。

  在朋友的鼓动下,他的拼多多店铺“钢镚食品”上架,主营厂里的酱油、醋。“钢镚”是孩子的小名,“农村人穷怕了,所以给孩子起了个能来钱的名字。”

  第一天就卖了8单,潘玉才很高兴,开始用心经营,订单也一天天多起来。

  • 关注微信
标签: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