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电商干货 >

【空包网总部】叶永烈给新闻记者留下哪些采写干货?

【空包网总部】叶永烈给新闻记者留下哪些采写干货?


叶永烈给新闻记者留下哪些采写干货?

作者:陈安庆、 图南、 阳晶晶 、王颖

来源: 南方传媒书院

5月15日,40后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的百度百科界面,变成了灰色。

对叶老先生,大家最早熟悉的,莫过于他作为主要作者创作的儿童科普丛书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和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系列。可以说,这些书启了蒙近几十年来无数中国青少年对科学世界的早期探索。但事实上,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叶老,在人生上半场挥笔驰骋于科幻的世界,而在人生下半场,更是执笔挥毫了自己一部传记书写史。

叶永烈写了哪些让媒体人都惊叫汗颜的纪实文学作品?

有《红色的起点》、《历史选择了毛泽东》、《毛泽东与蒋介石》、《“四人帮”兴亡》、《陈伯达传》、《出没风波里》、《邓小平改变中国》、《他影响了中国:陈云全传》、《胡乔木》、《傅雷与傅聪》、《江青传》、《樱花下的日本》、《真实的朝鲜》等等。

其实,现在很多作家不愿意触碰现实话题,政治话题,一是不想惹麻烦,二也是因为这个题材吃力不讨好,远不如写个玄幻啊穿越啊又轻松又好看,快速出版,快速变现。所以现在很大一批网络写手,甚至专业作家都在“跟热点”,什么流行写什么。

【空包网总部】叶永烈给新闻记者留下哪些采写干货?


但是,老作家叶永烈却很勇敢,勇敢到令现在的诸多作家汗颜。

他,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。他11岁开始发表作品,19岁写出第一本书,纪实文学《红色的起点》、《历史选择了毛泽东》、《邓小平改变中国》等等。至今他的所有创作加起来超过3000万字,作品曾获奖80余次。

叶永烈,给做媒体人留下了什么? 

他才华横溢,兴趣广泛,勤奋高产。能够长久的是什么?是现实,是历史,是“写真实”。

这样说吧,在“约顶级人物,做深度采访”这件事情上,全中国没有几人能够做得比他更好了。写非虚构,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,叶永烈一直说,“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线”。

现在的历史剧和历史文学,有哪些滥觞呢?

第一,很多历史的书写中,存在的戏弄、调侃、丑化、恶搞,是经不起价值检验的。目前流行的,以中国历代帝王将相,为题材的历史文学作品,都没有意识到历史发展的悲剧性,无价值原则的鼓吹,历史被简单化了,历史人物被偶像化了。

第二,很多影视剧和文学创作,包括新闻创作,不是“信史”,而是编造的历史。那么,就会误导、愚弄读者、观众,使他们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,这是贻害无穷的,不可小视。比如,解构历史的小说、胡编乱造的所谓“抗战神剧”、“手撕鬼子”等等,对年轻人的危害是很大的。有些创作者、编导者、名著改编者还振振有词地说,只要观众喜欢就好,这是很不严肃的。

1.叶永烈与人物历史传记

非科班出身,1984年后的叶永烈被称为“旧闻记者”,以写知名人物、高层人物、历史传记为多。叶永烈曾经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,其中纪实文学作品有1500万字,包括了《1989:中国命运大转折》、《星旗条下的中国人》等历史传记,《“四人帮”传》、《邓小平改变中国》、《走进钱学森》等人物传记。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》作为报告文学曾获得1986年《北京文学》奖,《梁秋实的梦》获得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奖。  

对于叶永烈来说,150万字的“红色三部曲”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叫主旋律作品,写作采访都很顺利。黑色系列代表作就是《“四人帮”兴亡》,这套书写了30个春秋,是非常大的一个题目,而且难度比较高,头绪很多,通过这四个人折射十年文革。

这十年,中国人民从来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灾难,“文化大革命”是一场闹剧、丑剧、惨剧,这一段历史永远不能忘记,忘记了历史,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。但是现在年轻的80、90后们,对“文化大革命”、“四人帮”所知甚少。

叶永烈希望这本书能用历史告诉未来,告诉我们的下一代,我们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岁月,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走我们过去的路,受那样的灾难。红色的历史和黑色的历史一样重要,但显然这套书从采访到出版都不那么顺利,甚至阻力不小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