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风吹绿渡洋河,河南洛宁县东宋镇郭村的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笑。脱贫攻坚,全村终于摘掉了“穷帽子”!
可是,受疫情影响,外出务工遇到困难,有的农产品也面临销售难,刚脱贫的乡亲们会不会因疫返贫?战疫战贫双线作战,洛阳市委统战部干部、驻村第一书记童红涛担起新角色——既是返岗信息员,又是农产品推销员,一家一户化解增收难题,不让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。
服务送到家门口
这段时间,童红涛跑得更勤了。“一人就业,全家脱贫,全村100多个在外务工的,怎么帮他们一个个返岗,真是急人啊!”他说。
贫困户张红勋,全家8口人,收入全靠他和儿子外出打工。受疫情影响,春节过后一直没找到活干,一家人吃饭都“不香”了。
为化解难题,童红涛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统计务工情况,对接劳务公司,精准了解人员信息、健康情况,很快获悉了一批用工需求。他们帮助联系车辆,点对点送务工人员返岗。
“红勋哥,给你找好活了,去江苏南京一个建筑工地做普工,你儿子去上海一家企业做焊工。”没过几天,童红涛兴冲冲地把信息告诉了张红勋。
这几天入户,童红涛发现张红勋家添了新物件——太阳能热水器。
“红勋哥在南京干着还行?”他上前问道。
“干了一个多月,转账回来4000多块,非让俺在家装个热水器!”张红勋的媳妇笑呵呵地答道。
疫情期间,县里开辟了外出务工绿色通道,东宋镇累计办理外出务工人员审批9130人,其中贫困户劳动力3524人。在村干部努力下,如今,郭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已全部复工。
今年是童红涛驻村扶贫的第四个年头,按照规定,今年5月他将完成驻村任务返岗,不少村民来打听消息,都想挽留他。其实,童红涛的工作日志里已有答案——
“2020年3月20日。今天有点冷,最后8亩构树苗种植完毕,心里第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。我已经申请再延期两年,把村里扶贫项目干好再走!”
童红涛说,3月底刚种下构树苗,省农科院支持的220亩花椒种植项目还没见效:“再留任两年,等苗儿、树儿长出来,俺们村脱贫的底子就扎实啦!”
从“发愁卖”到“不够卖”
“宜洛,鸡蛋装好没有?一会儿送货的人就到了。”
“马上装好!”院里的人嗓门洪亮,山坡上扑腾起成群的芦花鸡。
养鸡户张宜洛坐在院子中央,拿着鸡蛋在日头下晃,在没裂缝的蛋壳上盖章,“48、49、50……童书记,每箱50个,正好15箱。”
两年前,张宜洛摔伤了腰,干不成重活,养鸡是童红涛给他出的主意。
“村里不能外出打工的,得想办法在家门口脱贫。”经过考察,童红涛买了芦花鸡苗,分给村里的20户农户。不到两年,张宜洛已有近百只鸡,成了村里养鸡小组负责人。
疫情期间,看着家里存的鸡蛋卖不出去,每天还有新蛋要收,这可愁坏了张宜洛。
“你只管把养殖户的鸡蛋收齐,我来想办法卖。”童红涛的回复让他放了心。
童红涛把信息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,四处找熟人扩展销路,变身鸡蛋推销员。经过努力,第一批2000枚鸡蛋装上私家车,带着镇、村开好的通行证,顺利送到订户小区门口。
这段时间,童红涛往返市区和村里车程近千公里,把1万枚鸡蛋变成了钞票,送到养殖户手里。
“前阵子愁着卖不出去,最近开始发愁不够卖了。”张宜洛说,最近他正跟着村干部学手机直播卖鸡蛋,“这个我得好好学,今年还要再购些鸡苗,当好致富带头人!”
疫病无情人有爱。抗击疫情以来,东宋镇各级干部助农销售了近15万元的苹果、红薯、粉条、鸡蛋等农产品。当地还开展消费扶贫献爱心活动,扶贫、工会等部门联系当地机关单位、爱心企业和大型商超,入村入户对接滞销农产品。
“村民的心事,就是干部的心事。”除了帮助销售农产品,考虑到乡亲往返县城不方便,童红涛还主动协调县交通局,开通了直达洛宁县城的公交车;部分群众缺致富技术,他就帮忙协调引入湖羊养殖、电商技术等培训课程。
郭村换了模样,乡亲脸上的笑更多了。
(责编:张隽、关喜艳)